聚氨酯包膠滾筒的制作方法大致可分為兩種:
第一種是一次入料合成法,是將聚二醇、二異氰酸酯及二元醇或二元胺一次加料,以進行聚合反應。一次入料合成法的聚合無法由入料順序控制反應物的反應速率,因此原料的選擇、反應溫度以及觸媒的選擇皆需經(jīng)事先的評估。
一次入料合成法及預聚合物合成法性能,在比較性能與預聚合物合成法相比時,一次入料合成法較大;溫黏度是預聚合物合成法較大,一次入料合成法較小。
第二種是預聚物合成法,是將聚二醇與二異氰酸酯先進行反應形成預聚合物,再于第二個階段加入短鏈的二元醇或二元胺進行鏈延長反應;
PU滾筒的材質由于具有不兼容的軟段,導致硬段在PU膜中呈現(xiàn)類似海島的結晶相,使PU在室溫下有物理交聯(lián),即假性交聯(lián)的現(xiàn)象,因此PU分子量雖僅有數(shù)萬,但由于相分離所產(chǎn)生的物理交聯(lián),使得其機械性質十分優(yōu)異。 預聚合物合成法制作加工的聚氨酯包膠滾筒,可以避免使用大量溶劑,在反應中末端為異氰酸基的預聚物,仍然必需先經(jīng)親水基物質的改質,使之具有親水性。當水加入后,利用高速攪拌來使其達到分散的效果。然而在此系統(tǒng)中,預聚物的黏度是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,若黏度太高,則無法達到分散的目的。因此為了降低黏度,有時須使用溶劑以利分散作用的進行。由于制程簡單且再現(xiàn)性佳,是目前滾筒輸送線生產(chǎn)企業(yè)制作滾筒最廣為使用之制造方法。
從PU滾筒的制作加工成本上看,溫黏度是預聚合物合成法,要比一次入料合成法的制作成本低?捎糜赑U合成的還有聚碳酸酯聚二醇、聚環(huán)己內酯聚二醇壓克力聚二醇。聚二醇的選擇,一般是依產(chǎn)品性能的需求而定,例如需接著應用則是使用聚酯聚二醇較多;如需耐水解,則需使用聚醚聚二醇;如需兼具二者特性,則可選擇碳酸酯聚二醇,但是此種原料的價格較高。